在英國生病了怎麼辦?

前言

三月份我感染了病毒性腸胃炎,上吐下瀉了幾天。四月份又得了胃潰瘍,數週只吃白吐司及超市的蔬菜湯。在英國雖然有健保,看醫生不用錢,但是疫情後 NHS 醫療服務供不應求,要看個醫生平均至少得等個 10 天。因此人在英國,小病通常得自救。此篇文章就是跟大家分享我自救的心得,以及什麼情況才看得到醫生。

什麼情況才看得到醫生?

在英國生病可以先簡單歸類為四種狀況

  1. 輕微症狀:包含三天內的發燒、嘔吐,七天內的腹瀉。請在家好好休息,多喝水,補充電解質,讓免疫系統打仗,不要勉強去上課或工作。
    我認為,華人跟英國人定義「輕微」的方式很不同。我當時已經吐了兩天,腹瀉了三天,若是住在台灣,我早已看過醫生。而 NHS 卻建議我在家休息,不需要看醫生。

  2. 慢性或健康疑慮:上網預約或打電話給 GP,預約面對面的看診。
    年初,我在台灣自費健康檢查時有發現身體的一些問題,後來回英國,就上網預約了 GP 看診。這個情況,反而不難預約看診,GP 立即幫我安排了兩週後的看診時間。而且看診時間還很長,我和醫生大約談了 15分鐘,而醫生留給每位病患的時間約半小時。

  3. 中度或不確定的症狀:打電話至 111 詢問,或是直接打電話給 GP,讓專業醫療人員判斷該安排什麼時間的醫療。
    三月份我因爲上吐下瀉脫水,有點暈眩,但我知道打給 GP 應該沒用,他們只會叫我在家繼續躺。不過考量到我已經數日沒有進食,我還是打電話問了 111,於是 111 幫我安排當天仍有可看診名額,但離家較遠的診所。醫生做了基本的檢查,確認血壓、血糖等數值正常後,就讓我回家了,並沒有開立任何藥物。這次經驗讓我明白,在計程車上顛頗了一個小時去看診,不如在家躺。

  4. 急難:包含昏厥、大量出血。打電話至 999。

我能夠理解,人在生病時,頭昏腦脹,有時無法確認自己病症的輕重,最直接的方式,就是打電話問你當時註冊的 GP,讓他判斷。

家裡常備藥品

平時去超市除了買菜之外,記得購買常備藥品,放在家裡保平安。在英國,止痛藥 (Paracetamol) 非常便宜,一盒通常不到台幣 40 元。藥品不只在藥局有販售,一般超市都有賣。

以下為常見家用藥品及英文對照:

1. 止痛藥(如對乙酰氨基酚) - Painkillers (e.g., Paracetamol)

2. 消炎藥膏 - Anti-inflammatory cream

3. 胃藥(如藥片或膠囊) - Stomach medicine (e.g., tablets or capsules)

4. 抗生素膏 - Antibiotic ointment

5. 抗過敏藥 - Antihistamines

6. 鼻塞藥水(如鹽水鼻噴劑、假麻黃堿) - Nasal decongestants (e.g., Saline nasal spray, Pseudoephedrine)

7. 止吐藥 - Antiemetics

8. 創傷護理用品(如消毒棉、OK繃) - Wound care supplies (e.g., Antiseptic cotton, Adhesive bandages)

9. 口服補液(防止腹瀉脫水)- Oral Re-hydration Salts

10. 體溫計 - Thermometer

在英國看醫生 (NHS) 不需要付錢

留學生在申請學生簽證 (Student visa) ,或 18 - 30 歲打工度假青年申請 YMS visa 時,就已經繳交過 IHS 健保費用 (別名:healthcare surcharge; immigration health surcharge; IHS) 了,因此大多數情況下,在英國看醫生是不需要負任何費用的,只有領取藥物時,才需要付藥物費。可以把它想像成台灣的全民健保,用保險的方式,保障全民的健康,避免有人生病付不出醫藥費。

建議人一抵達英國,除了辦理電信卡、銀行等事宜之外,務必上網找離家裡最近的 GP 診所,並註冊在該 GP 診所轄下。未來若有任何狀況,優先找該診所。大多數診所提供網路預約服務,萬一擔心自己英文口說與聽力不夠好,無法用電話向診所對談,可以透過網路預約,並事先提供要諮詢的項目。

GP 能協助的方向非常多,包含開立病假證明、開立慢性病處方籤、健康諮詢等,和台灣不同的地方主要為,他們傾向提早預約,並給予病患較長的單次時間與醫生對談。台灣雖然能夠很快且有效率地,直接到診所排隊看醫生,但與醫生說話的時間較短。醫療文化不同。

NHS 和 GP 是什麼?

"NHS" 指的是英國的國家健康服務(National Health Service)。這是英國的公共醫療系統,為英國居民提供醫療保健服務。NHS 是英國政府資助的,並且大部分醫療服務是免費提供給符合資格的英國居民。

"GP" 則是 "General Practitioner" 的縮寫,中文意為「全科醫師」或「家庭醫生」。在英國的醫療體系中,GP 是英國居民的首要醫療服務提供者,負責診斷和治療一般的健康問題,並且在需要時轉介患者到專科醫生或醫院進一步治療。通常情況下,英國居民需要先通過網路或是電話預約才能見到他們的 GP。

什麼時候不需要看醫生?

輕微症狀,例如常見的咳嗽感冒、七天內的腹瀉、三天內的嘔吐,都建議自行在家休養,多喝水,補充電解質,依賴自身的免疫系統來對抗病毒或疾病。

NHS 列出了幾項病患應該自行照理的項目,包含:

  • Coughs and colds: 咳嗽和感冒

  • Diarrhoea: 腹瀉

  • Earache: 耳痛

  • Flu: 流感

  • Hangover: 宿醉

  • Minor grazes: 輕微擦傷

  • Sunburn: 曬傷

  • Viral illness: 病毒性疾病

  • Sore throat: 喉嚨痛

什麼時候要看醫生?

高燒不退、腹瀉超過七天、嘔吐超過三天,就建議打電話,或是上網預約 GP。

NHS 111 及救護車 999

住在英國有兩支號碼務必記得,分別是非緊急醫療專線 111 及緊急救難 999。

出現以下任何症狀,請立即撥打 999 或前往急診室(A&E):

  • 心臟病發作的徵兆(胸部疼痛、壓迫感、沉重感、胸部緊迫感或擠壓感)

  • 中風的徵兆(一側面部下垂、無法舉起雙臂、說話困難)

  • 突然混亂或譫妄(不確定自己的姓名或年齡)

  • 自殺企圖(服用藥物或自我傷害)

  • 呼吸困難(無法說出話、嗆咳或喘息)

  • 嚴重事故、嚴重燒傷或燙傷

  • 嚴重出血(噴射、大量流出或足以形成水坑)

  • 嚴重傷害(發生嚴重事故或遭受攻擊後)

  • 發作或抽搐(顫抖、抽搐或昏迷,無法喚醒)

  • 突然、迅速腫脹(唇、口腔、喉嚨或舌頭)

使用英國手語(BSL)的人可以通過 BSL 視訊通話撥打 999。

聽力受損或語言障礙的人可以使用 18000 通過文字轉達或文字電話與 999 聯繫。

Next
Next

2025 年英國碩士申請時間、流程規劃